为深化产教融合,搭建“校企协同育人”桥梁,既帮助学生明晰职业路径,也为专业建设注入企业实践智慧,9月29日,管理工程学院特邀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线总经理何善军、零缺陷质量变革项目经理王战磊,开展校企座谈与专家讲座。管理工程学院院长黄德金、质量管理工程系骨干教师以及近200名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学生参加。活动以“引智入校”为抓手,力争实现“专业建设建言”“学子职业赋能”与“校企合作深化”三重成效。活动由副院长高顺成主持。
校企深度对话:共探质量管理人才培养新路径
活动伊始,学院举行了专家聘书授予仪式。院长黄德金代表学院,为何善军、王战磊两位专家颁发聘书,感谢二人将企业实战经验引入校园,助力质量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两位专家表示,将积极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就业指导、毕业设计指导等工作,推动校企资源深度融合。
座谈环节,学院领导与何善军、王战磊围绕“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匹配” 展开深入交流。黄德金介绍了学院办学特色、专业开设情况、课程体系设置及近年来人才培养成果,希望结合企业反馈优化教学。何善军结合企业实践,指出当前行业急需“懂技术、会管理、善沟通”的复合型质量人才,指出研发质量管控、供应链质量协同等领域人才缺口显著,建议增设“零缺陷管理案例”等课程、引入企业真实课题,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质量管理工作岗位。王战磊则强调应届生需强化“证书 + 实操经验”,建议学院引导学生在校期间考取六西格玛绿带、ISO 体系审核员等证书,并搭建校企联合实训平台,让学生参与企业实际质量改进项目。双方初步达成“企业导师授课”“学生实习就业”合作意向。

图1 学院领导与企业方座谈交流

图2 黄德金为两位专家发放聘书
专家讲座开讲:解码质量管理职业发展密码
王战磊以“质量人,靠质量养家”为主题,围绕“现状、困惑、突破、分享”四大维度,用“履历故事 + 行业数据 + 实战案例”的形式,为师生呈现质量管理岗位的真实图景与成长路径。
作为曾任职于浙江盾安环境、郑州富士康、芜湖强振汽车零配件等知名企业的资深质量管理者,王战磊分享了自己从基层检验员到质量总监的职业进阶历程,更结合盾安环境零缺陷变革项目、富士康 QC 团队管理等实战案例,拆解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质量理念在企业中的落地逻辑。
同时,王战磊也直击行业痛点,指出近六成质量人面临“资源不足、管理者质量认知不强”的困境,电器电子、机械设备等行业从业者加班现象较为普遍,为同学们客观呈现了职业挑战。针对“如何突破瓶颈”,他提出“三师一家”(变革督导师、体系工程师、关系管理师、零缺陷专家)的角色定位,结合邓宁 - 克鲁格心理效应模型、日本剑道“守破离”成长法,建议学子从“认清自我、明确角色、提升认知”三方面规划职业,尤其强调研发质量岗已成为企业最大人才缺口,鼓励同学们在校期间考取六西格玛、可靠性工程师、质量经理等专业证书,同时注重“实操能力与沟通能力”双向提升,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基础。

图3 何善军为师生做专题报告

图4 王战磊为师生做专题报告
互动答疑总结:赋能学子明确成长方向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围绕“企业质量管理特点”“地域选择策略”“职场向上管理技巧”等问题踊跃提问。王战磊结合自身经历逐一解答,分享“职场需‘高人指路、贵人相助、小人监督’”的感悟,建议学子优先选择“长三角、珠三角”等质量人才需求旺盛区域,关注国家战略支持的高精尖产业。何总也受邀补充,从企业用人角度解答了“跨部门协作注意事项”等问题,现场氛围热烈。
讲座尾声,副院长高顺成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活动既是“企业需求进校园”的生动实践,也是“校企协同育人”的深度推进。通过领导班子与企业代表的交流,明确了专业建设的优化方向;通过专家讲座,为同学们打开了职业认知的新视野。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校企合作,依托“专家讲座、企业参观、实习实训”等多元形式,帮助学子实现“在校学本领、毕业即上岗”的成长目标。
此次活动是管理工程学院“专业宣传月”系列活动之一,不仅为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建设注入了企业智慧,更助力学子以更清晰的规划、更扎实的能力,迎接未来职业挑战。据悉,前期学院各个专业已经安排了专业介绍会、师生见面会、优秀毕业生云端指导迷津、优秀在校生面对面答疑解惑等,后续还将安排学生进企业参观学习,持续搭建“校企协同、双向赋能”的育人平台。
(文/图:降雪辉 审核:黄德金 编辑:高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