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创新能力,选拔优秀人才,10月25日,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省级选拔赛暨河南工程学院第五届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校赛在工业软件大楼正式开赛。本次大赛共设置4个赛道14个赛项,管理工程学院承办了智能网联汽车设计、足球机器人两大核心赛项。大赛期间,管理工程学院派出了由王中锋、黄金聪、薛晓斐、岳雪峰等老师带队的12支队伍参赛,并最终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高效的团队协作,斩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

大赛聚焦工程实践核心素养,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赛事全程。在智能网联汽车设计赛项中,参赛学生围绕自动驾驶感知、路径规划、智能避障等关键技术展开攻关,研发轻量化智能控制模块,通过算法优化实现车辆响应速度提升,部分队伍创新采用“视觉识别+激光雷达”融合感知方案,有效解决复杂路况下的精准定位难题。足球机器人赛项中,学生团队突破传统控制逻辑,研发多机器人协同决策算法,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创新潜力。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成为本次大赛参赛队伍的共识。管理工程学院参赛队伍涵盖了软件工程(智能制造信息化)、工业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等多个专业,形成 “硬件研发、软件编程、系统调试、方案优化” 的全链条协作模式。在备赛过程中,队员们分工明确又紧密配合,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动力系统优化、足球机器人的通讯延迟等问题,多次组织头脑风暴,通宵达旦开展试验调试、攻克难关。面对技术瓶颈,队员们发挥各自专业优势,详细分工、密切协作,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本次大赛将低碳节约理念贯穿赛项设计与比赛实践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工程低碳发展的新思维,学生将绿色低碳意识有机地融入创新设计,既符合国家“双碳”战略要求,也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本次赛事为学生搭建了“理论应用—技术创新—实践验证”的完整平台,推动创新教育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此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工程实践能力的舞台,更构建了“创新培养、团队协作、低碳践行”三位一体的育人场景。未来,管理工程学院将以大赛为契机,持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协作能力与绿色发展理念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为行业发展与社会进步注入青春力量。
(文:黄金聪、高顺成 图:张郑慧 审核:黄德金 编辑:高喜超)